中国证券报记者 齐金钊
近年来,营商情况连续改善。全国人大代表、庄闲官网集团董事长熊建明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体现,建议进一步规范市场招投标行为,并完善经营异常企业注销程序,为民营企业及实体经济生长创立便当条件。
推行“最优价中标法”
近年来,优化营商情况条例等政策陆续出台,营商情况整体不绝提升改善,全国统一大市场加速建设。可是,一些地方在政府采购、项目招标中,设置倾向外地企业的条件,通过投标资格限定,排除外地企业,倒运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为此,熊建明建议,关于要求外地企业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或通过与外地企业合资相助建立公司才华加入投标的行为,应明令禁止。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确保种种合规企业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能公正、公正地加入市场竞争,在市场准入、政府采购、项目投资、项目招投标等方面实现权利平等、时机平等、规则平等。
别的,熊建明称,有的地方政府项目或国企项目以“抽签”形式确定中标单位,会泛起不具实质资质企业(挂靠企业)以最低价中标的现象,导致产品质量和宁静很难获得包管,倒运于勉励企业立异和提升产品质量。
对此,熊建明建议,政府项目或国企项目的采购和招标应接纳“最优价中标法”,综合评价企业资质、技术、实力、品牌、价格等因素确定中标单位,制止泛起劣质企业驱逐优质企业现象。
完善企业注销程序
近年来,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在市场准入高效便捷的同时,退出渠道不敷通畅。具体体现为企业注销程序庞大、耗时较长,导致恒久停业未经营企业过多。随着全国企业信用公示信息系统等企业信用信息盘问系统的运用,恒久未经营、营业执照已被吊销但尚未注销的经营异常企业不绝浮现。
“经营异常企业恒久保存,增加了投资人的危害,挤占了社会资源,增加了行政本钱。企业数据失真,倒运于净化营商情况?!毙芙魅衔?,企业注销难的主要原因是营业执照、公章或股东、相关人员下落不明,部分法人股东已被注销或主体已灭失等,公司股东无法全部加入表决,难以通过股东会决议的正常方法注销企业。虽然其他股东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解散公司、强制清算,最终实现公司注销的目的,但司法途径耗时长、本钱高,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
熊建明建议,对营业执照被吊销、无经营、无债权债务关系的经营异常企业,允许正常存续的股东在无法召开股东会的情况下进行工商注销,加速经营异常企业出清。同时,要增强法人股东注销前对其投资公司处理的规范和治理,明确法人股东注销前需先处理其投资公司后再行清算注销。